组织就像一个生命鲜活的人,也应该有健康的肌体、愉悦的情绪和胜任的能力,只有打造好这个“软实力”,实施人本主义整体心理关怀,领导和员工才能同心同德,共同面对挑战与竞争,获得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。不能简单地例行公事,单靠在员工个体层面搞一搞压力情绪管理培训,这只是“打补丁”,不是“换新装”。 “屋漏在下,止湿在上”,要从更高瞻更长远的角度积极营造组织的健康生态。既要有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,又要有务实渐进的具体举措。
课程背景: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,是中国共产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。若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,和谐社会首先要保障广大员工的身心灵健康。借力积极心理学方兴未艾的发展,在组织行为学领域,出现了“健康型组织”(healthy organization )这一新概念。 而反观当下,很多企业从员工到管理层、从管理层到组织面临三类痛点: 1、高心理危机感、正向极情绪少、缺乏主控信念、坚强人格和希望感指数偏低、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匮乏、病假滥用、“橡皮人”现象普遍、提前职业倦怠。 2、人才流动性大、培养成本高、占用管理者时间超量、工作缺乏公平感、挫折感加重、家庭-工作冲突失衡、缺乏组织情感支持、团队行为耗损严重。 3、阻抗压力、组织抗逆力低、低承诺低士气、绩效下降,缺乏警惕造成意外事故或安全疏忽、重度抑郁症自残自杀风险增高,甚至早衰猝死、过劳死,健康保险支出过高。心理资本整体存量低,组织正在一天天失去活力、敬业、创新力和竞争力。 总有管理者认为:“投资健康型组织建设,无法直接给组织创造效益。”这是大误解!他们忘了,管理层和员工的心理危机,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伤害和痛苦,也会给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造成障碍,让组织面临巨额赔偿和声誉损失,严重时还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。特别是一旦发生组织“心理安全事故”,高层领导也势必遭遇安全责任的“一票否决制”。 所以,只有高层领导带头改变观念,自上而下重视和倡导健康型组织,组织的心理生态才可能全方位焕然一新。
课程收获: l 科学认知健康型组织的前瞻价值,系统解析其宏观态势和操作思路。 l 预防组织的恶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,让组织文化环境更富于积极进取效能。 l 为组织心理生态探索出一个重大进展,走出一条契合组织实际的健康之路。
课程时间:1天,6.5小时 内训/公开课 授课对象:央企、国企、私企高层领导及各部门一把手(不建议中层基层管理者参加) 授课特色:讲授+案例+图片+视频+测量+系统输出+课后链接。 |